且行且学 同研共长——记辛小教科研“同研共长”写作组四月主题活动
且行且学 同研共长
——记辛小教科研“同研共长”写作组四月主题活动
三月初,辛小成立了教科研写作“同研共长”组。四月25日至30日,各写作小组围绕“论文的选题”和“论文的框架”如期开展了第一次研讨活动。教科室邢晓老师全程参与了各组研讨活动,邢老师认为,论文的选题可以集中在两个方面:一是从日常教学中生成的观点出发,明确选题方向;二是在厘清观点、形成核心观点的过程中,提炼论文题目。同时,他还从写作组成立的初衷出发,勉励大家不仅要“低下头”认真实践,还要“抬起头”望向远方,多关注前沿教学理念,多阅读专业书籍杂志,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,在教育教学的路上走得更好、更稳、更远。
语文学科写作组
语文学科写作组邀请了教研组长黄明芳老师参与研讨。黄老师认为,论文的选题“宜小不宜大”,在语文教学实践中,抓住每个学段的语文核心素养,从某一方面切入,不断深入,从小处着眼,更能提炼出自己独特的观点。此外,黄老师还在如何拟题上给大家提出了很多实用有效的方法,如活用歌词、古诗词入题等都可以让论文题目更吸引人的眼球。黄老师无私的分享交流,实用的经验,时时闪烁着她教育教学智慧的魅力,博得了老师们阵阵热烈的掌声。青年教师沈晓宇老师等从如何使选题新颖别致、论文的内容是否也要新颖别致,怎样才能新颖别致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困惑。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困惑,邢老师和黄老师作了耐心,细致的答疑。
数学学科写作组
数学学科写作组邀请了数学学科带头人贾兰老师参与研讨,贾老师从选题角度和选题来源两方面进行了交流。在选题角度上,贾老师认为,论文选题要追求“小”、“清”、“新”,切忌“假 、大、空”。依照“小、清、新”这三个选题原则选择足以驾驭的问题,可以 “题中选新”, “新中选清”,“清中选小”。在选题来源上,贾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三点建议:阅读教育书籍,浏览教育网站;及时记录教学中的心得、想法;在听课活动中汲取论文的选题观点。邬菊霞老师认为贾主任提到的“深度学习””问题引领”“核心素养“等都可以是我们今后写作选题的方向。其他老师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惑,并交流了各自的观点。
英语学科写作组
教科室邢晓老师作为英语学科写作组的特邀老师,他的开场白直奔主题。他以自己的论文《“教学做合一”中看不见的“做”》为例,阐述了对论文框架的认识和理解:主题和框架几乎是同时产生的,对论文主题阐述的不同角度形成了论文的一级标题,一级标题要紧扣论文的核心观点;二级标题是对一级标题的具体论述,二级标题要围绕一级标题,要把一级标题说清楚,标题之间都要有内在的联系性或逻辑性。
何悦老师如是回忆:曾经的小前辈提起论文框架,要立足问题,体现提出问题——解决问题——凝练策略这几个要素,邹春丽老师也深以为然。李晓青老师列举了几个不同类型的框架结构,通过研讨,学会了如何正确区分和把握课例赏析和案例分析的框架结构。其他老师也纷纷畅谈自己的感悟:随着时间的推移,本来闪着微光的教学实践感觉变得不足挂齿。整个研讨活动自由而不失分寸,朴实而不失灵动,热烈而和谐,趣味而严谨。
综合学科写作组
综合学科写作组邀请了音乐学科带头人何晓芬老师参与研讨。何老师认为,论文的选题要从做个有心人开始:时时关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,带着问题去查阅书籍、资料;及时记录听课过程中的想法;多阅读教学类杂志,从目录中去学习选题;从热点问题的反向来思考等。王禛老师认为,论文的选题还是要从自身出发,关注学科教学中的点滴,从教学实践中选题。其他老师也纷纷交流了自己的论文选题的观点和做法。
相信教科研写作的种子在一月一次的活动中,会慢慢地萌发,并化为一股蓬勃的生命力,指引着我们不断成长。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