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庄中心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
(2023年9月)
一、指导思想
全面贯彻落实“五三一”规定,坚持“健康第一”的指导思想,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,丰富学生课余生活,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,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,促进学生健康发展。以大课间活动为辐射点,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,体现良好的校风、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,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。
二、活动主题与口号
主题:阳光、运动、健康
口号:我运动、我快乐、我精彩
三、成立组织机构,强化管理
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,高质量地进行,学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上给予保障以外,还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。校长总负责,全体老师共同参与,由班主任、副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具体负责,共同组织管理好大课间活动,做到齐抓共管,层层负责,切实抓好体育工作和大课间活动。
1.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:
组 长:秦亚芳
副组长:贾兰、唐静文
成 员:朱燕萍、何晓芬、陈微、张林明、邢晓、陆志国、邵金芳、孙静、石怡秋、顾嘉怡、朱志军
2.各年级总负责教师:
四年级:朱燕萍、孙静
六年级:贾兰、陆志国
3.各班级:由正、副班主任负责
4.安全巡视:行政值日人员、当值教师
四、活动时间及内容
1.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
流程:听到集合号马上在教室门口排队——按固定线路到大操场草坪区域集合——升旗仪式——做操——按固定线路回教室
2.星期二——星期五大课间活动
流程:听到集合号马上在教室门口排队——按固定线路到指定地点集合——做操——分散到指定区域活动——在活动区域做放松操——整队(收集器材)——按固定线路回教室
3.如下雨,各班在室内活动,具体见室内大课间活动安排,由正、副班主任老师协调并负责指导。
4.各年级室外活动项目、周次、场地安排、活动要求等:
一年级大课间活动安排表
活动负责人:(唐静文、张林明、王禛、赵凤霞)
周次 项目 班级 | 第1、2周 | 第3、4周 | 第5、6周 | 第7、8周 | 第9、10周 | 第11、12周 | 第13、14周 | 第15、16周 | 第17、18周 | 第19、20周 | 带班教师 | 活动地点 |
一(1)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正副班主任 | 校门口广场 |
一(2)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正副班主任 | 校门口广场 |
一(3)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正副班主任 | 校门口广场 |
一(4)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正副班主任 | 校门口广场 |
一(5)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正副班主任 | 校门口广场 |
一(6)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正副班主任 | 校门口广场 |
一(7)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正副班主任 | 校门口广场 |
一(8)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正副班主任 | 校门口广场 |
一(9)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学操 | 正副班主任 | 校门口广场 |
二年级大课间活动安排表
活动负责人:(邢晓、陈微、唐华)
周次 项目 班级 | 第1、2周 | 第3、4周 | 第5、6周 | 第7、8周 | 第9、10周 | 第11、12周 | 第13、14周 | 第15、16周 | 第17、18周 | 第19、20周 | 带班教师 | 活动地点 |
二(1)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正副班主任 | 跑道南弯区 |
二(2)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正副班主任 | 跑道南弯区 |
二(3)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正副班主任 | 跑道南弯区 |
二(4)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正副班主任 | 跑道南弯区 |
二(5)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正副班主任 | 跑道南弯区 |
二(6)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正副班主任 | 跑道南弯区 |
二(7)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正副班主任 | 跑道南弯区 |
二(8)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踩高跷 | 穿小树林 | 足球游戏 | 跳短绳 | 正副班主任 | 跑道南弯区 |
备注:(1)活动器材要用的短绳学生自带。(2)足球游戏活动规则:学生用手轻轻推足球,边跑边推,跑至对面给下一个学生,然后排到队伍后面;拿到球的学生照样跑至对面给下一个学生,然后排到这个队伍的后面。(3)穿小树林活动规则:把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,站在起跑线后,当发出起跑信号后,每队的第一个就按图示向前跑,跑到终点后,再从旁边跑回拍一下下一个同学的手,依次进行,以先跑完的一队为胜。(4)足球:每班4个,高跷(小):每班4副。小树林标志桶16个。
三年级大课间活动安排表
活动负责人:(石怡秋、顾嘉怡、朱建国)
周次 项目 班级 | 第1、2周 | 第3、4周 | 第5、6周 | 第7、8周 | 第9、10周 | 第11、12周 | 第13、14周 | 第15、16周 | 第17、18周 | 第19、20周 | 带班教师 | 活动地点 |
三(1)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传球游戏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传球游戏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正副班主任 | 北半足球场 |
三(2)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传球游戏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传球游戏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正副班主任 | 北半足球场 |
三(3)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传球游戏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传球游戏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正副班主任 | 北半足球场 |
三(4)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传球游戏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传球游戏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正副班主任 | 北半足球场 |
三(5)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传球游戏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传球游戏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正副班主任 | 北半足球场 |
三(6)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传球游戏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传球游戏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正副班主任 | 北半足球场 |
三(7)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传球游戏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传球游戏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正副班主任 | 北半足球场 |
三(8)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传球游戏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传球游戏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正副班主任 | 北半足球场 |
备注:(1)活动器材短绳、毽子学生自带。(2)简单足球传球游戏活动规则:两个学生合作背对背夹住1个足球,跑至对面传给对面的两个学生后排到队伍后面;拿到球的学生照样跑至对面传球后排到这个队伍的后面。(3)呼啦圈游戏活动规则:地上依次沿直线摆上若干个呼啦圈,学生排好队,第一个学生跳到第一个圈中,然后拿起呼啦圈穿越身体放回原处后接着往前跳,直到跳出最后一个呼啦圈。(4)足球:每班4个,呼啦圈:每班8个。
四年级大课间活动安排表
活动负责人:(朱燕萍、孙静、钱建刚)
周次 项目 班级 | 第1、2周 | 第3、4周 | 第5、6周 | 第7、8周 | 第9、10周 | 第11、12周 | 第13、14周 | 第15、16周 | 第17、18周 | 第19、20周 | 带班教师 | 活动地点 |
四(1)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正副班主任 | 南半足球场 |
四(2)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正副班主任 | 南半足球场 |
四(3)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正副班主任 | 南半足球场 |
四(4)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正副班主任 | 南半足球场 |
四(5)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正副班主任 | 南半足球场 |
四(6)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正副班主任 | 南半足球场 |
四(7)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踢毽子 | 跳短绳 | 运球接力 | 呼啦圈 | 正副班主任 | 南半足球场 |
备注:
(1)活动器材短绳、毽子学生自带。
(2)呼啦圈接力活动规则:每队十几个人手拉手站成一排,由排头第一人手持呼啦圈,在保持每名队员之间不松手的前提下,可采用任何方式将呼啦圈穿越整个队伍,直到呼啦圈在另一头队员手里为结束。(3)运球接力游戏活动规则: 从起点开始,每相距6米插一个标准旗,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男女各2个队分别进行比赛,听到哨音后,各队的排头向前运球,绕过标志旗回到起点线将球交给第二名同学,依次进行,完成的为胜。(4)足球:每班4个,呼啦圈:每班8个
五年级大课间活动安排表
活动负责人:(何晓芬、邵金芳、何冰冰)
周次 项目 班级 | 第1、2周 | 第3、4周 | 第5、6周 | 第7、8周 | 第9、10周 | 第11、12周 | 第13、14周 | 第15、16周 | 第17、18周 | 第19、20周 | 带班教师 | 活动地点 |
五(1)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踢毽子 | 跳长绳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踢毽子 | 跳长绳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正副班主任 | |
五(2)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踢毽子 | 跳长绳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踢毽子 | 跳长绳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正副班主任 |
跑道北弯区 |
五(3)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踢毽子 | 跳长绳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踢毽子 | 跳长绳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正副班主任 |
跑道北弯区 |
五(4)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踢毽子 | 跳长绳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踢毽子 | 跳长绳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正副班主任 |
跑道北弯区 |
五(5)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踢毽子 | 跳长绳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踢毽子 | 跳长绳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正副班主任 |
跑道北弯区 |
五(6)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踢毽子 | 跳长绳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踢毽子 | 跳长绳 | 跳短绳 | 夹球接力 | 正副班主任 |
跑道北弯区 |
备注:(1)活动器材短绳、毽子学生自带。(2)足球:每班4个,长绳:每班4个
备注:(1)活动器材短绳、毽子学生自带。
(2)地垫:每班8个,长绳:每班4个
五、活动要求:
1.班主任为班级活动的第一责任人,是负责班级学生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者、实施者与安全教育的责任者,副班主任教师为班级学生课外活动的协助者。
2.大课间活动规定器材由学校提供,提倡学生自带跳绳、毽子、橡皮筋等简易活动器材。
3.各班级活动项目按规定轮换。
4.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,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开展,不得擅自改变活动地点。
5.各班级严格按照音乐开展活动,不得延迟或拖延各活动时间。
6.活动结束后整好队,由班主任老师带回教室。
7.如有活动变化,将及时通知各班。雨天各班按照室内活动项目自主安排室内活动,由正、副班主任老师协调并负责指导。
8.行政值日人员和当值教师要认真巡视,协调管理,如有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理和上报校长室。
常熟市辛庄中心小学
2023年9月
附件:辛庄中心小学室内大课间活动安排表
辛庄中心小学室内大课间活动安排表
课间部分 | 内容 | 学生活动 | 教师活动 | 时间 | 备注 |
开始部分 | 集合队伍 室内操 | 听音乐做操 | 提示动作,巡回指导 | 5分钟 | 由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开展活动。各年级体育老师指导。 |
基本部分 | 室内活动 | 根据要求认真开展活动 | 组织安排学生进行活动,参与学生活动 | 15分钟 | |
素质练习 | 根据老师的要求认真练习 | 讲解、示范课课练习的内容,组织好学生练习 | 5分钟 | ||
放松活动 | 放松身心,积极参与 | 提示动作与学生一起练习 | 3分钟 | ||
结束部分 | 整理课桌椅 | 对本次活动总结 | 2分钟 |
室内活动内容:各项棋类活动,游戏扳手腕、乒乓球投篮、传口令、传球比赛、拍气球、吹鸡毛、拍电报、猜猜我是谁等(提倡自创游戏活动)
室内素质练习内容:垫上运动、支撑、举重物、下蹲、马步等。
要求:室内活动及身体素质练习各班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练习,注意经常性地更换练习内容,提倡创造性地开展练习活动。
用户登录